云南过桥米线的故事
云南过桥米线的故事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书生在云南南湖的湖心亭苦读书,他的妻子每天都要过一座桥,到湖心亭给丈夫送饭。有一天,妻子觉得丈夫读书辛苦,就炖了一只鸡,放入土罐中,准备带去送给丈夫。可是由于天气太热,过了好一会儿,鸡肉还是热乎乎的,于是妻子就用砂锅装好鸡肉,并且连同米线一起用篮子带着,走过桥去送给丈夫。当她走到桥头,发现鸡肉还热着,就把砂锅放到湖水里让水去降温。
谁知道,这么一放,就放出了一条名扬海内外的云南过桥米线。其实砂锅起了保温的作用,由于鸡汤保温,热量不会轻易散失。因此过桥米线也就总是热乎乎的。
云南过桥米线是云南的风味小吃。如果你来到云南,可千万别忘了品尝云南的特色小吃——云南过桥米线。
第一次听说云南过桥米线,还是从书本上。那书中对它描写的淋漓尽致、引人入胜。当我一听到云南有过桥米线时,就迫不及待的想去品尝了。过桥米线的味道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去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云南的蒙自品尝到了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米线是用上好的大米做成的。先把大米磨成粉,再用水洗三遍,最后用开水烫一下,滤干。做米线最重要的就是这“粉”了。那为什么叫做“过桥米线”呢?在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蒙自有个秀才在湖心亭苦读书,他的妻子为了给他送饭就拎了一只装着烫鸡和米线的篮子送去湖心亭。可是当她来到湖边时,发现桥上的竹篮子不见了。仔细一找原来是浮在水面上的,一询问,才知秀才因读书太用功掉入水中被淹死了。妻子伤心欲绝,于是便把准备好的饭菜倒入湖中以祭丈夫。
正是这样一道看似平淡无奇的食物却蕴藏着令人动容的情感和深深的生活智慧。品尝后我第一感觉就是“鲜”,那鸡汤确实鲜美无比、鸡肉也鲜嫩可口;而那米线则细滑爽口、还很有劲道。接着我们慢慢品尝还发现鸡汤里浸着鸡肉、鲜笋、香菇等食物;米线中则夹杂着鸡肉和各种佐料……这也许就是云南过桥米线的“秘密”所在吧!
品尝完过后我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一、它的汤料是用土鸡熬制而成味道鲜美;二、它那鸡汤的温度特别讲究——烫!三、它的主食是“生”的米线而不是“熟”的;四、它所配菜很多——有鸡肉、猪肉、牛肉等十多种配料;五、它的烹制方法独特——采用“生”拌、“生”烫的方式;六、它的色香味俱全——红红的汤料油亮发光、雪白的米线细腻滑润、各种各样的配料颜色鲜艳……真是让人食欲大增!
这次品尝让我对云南的过桥米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也明白了:只有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才能做出好的成绩来!
相关文章